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计算机应用中心“零件专家”项目获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5-08-12 14:17 浏览:[]

2025年6月20-22日,“湘聚AI动能、智绘美好蓝图”大会暨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总决赛颁奖仪式在湖南大学隆重举行。在备受瞩目的通用赛道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零件专家”团队(成员:焦曙光、张子健、马诚闫,指导教师:漆舒汉)凭借创新项目“零件专家:基于RAG和3D重建的工业零部件设计与制造Agent”,力拔头筹,荣膺大赛特等奖。

本次大赛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吸引了科技界、教育界、企业界数百名领导、专家及参赛师生代表齐聚长沙,共同见证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创新成果。大赛以“场景驱动·应用创新”为主题,覆盖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数字文旅等八大重点领域。赛事历时3个多月,汇聚了来自全国632所高校、近200家企业的4703支团队同场竞技。


颁奖现场


团队的获奖项目“零件专家:基于RAG和3D重建的工业零部件设计与制造Agent”,依托哈深资产孵化企业——深圳市乐谱兰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立谱智造”平台构建而成,精准切入传统工业零部件设计与制造的核心痛点——人工可制造性分析(DFM)反馈滞后、零件报价缺乏标准、材料工艺选型效率低下、制图建模重复劳动耗时等,提出了一套创新的AI驱动解决方案。

项目核心亮点包括:

(1) AI驱动全流程升级: 通过AI技术赋能产品从策划、设计到生产、交付的全生命周期,显著缩短周期、降低成本,助力快速交付与柔性生产。

(2) 多源数据融合知识库: 整合设备信息、机械加工知识与价格信息,综合运用数据处理、OCR提取、切片及向量化技术,构建了全面、专业的零件领域知识库。

(3) RAG与Text2CAD创新融合: 采用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有效克服大模型的“知识盲区”与“幻觉”问题;结合Text2CAD技术,实现从文本提示到参数化CAD模型的高效生成,大幅提升设计效率与精度。

(4) 高精度多模态3D重建: 支持文生3D、图生3D等多种输入方式,能够快速、精准地生成复杂零件的高保真3D模型,实现设计意图的即时可视化。

(5) 混合专家模型架构: 创新性地整合了包括LLaMA 3、Deepseek R1等在内的多模态大模型,构建高效、准确、可扩展的专家系统。该系统可为普通客户提供成本估算、材料推荐、优化建议;为专业人员提供专业知识支持、成本核算、结构分析及可靠性分析。



6FC21


获奖证书


参赛团队介绍:焦曙光,202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检索增强生成模型的高效推理优化;张子健,202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多智能体强化学习;马诚闫,202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语言模型指导的强化学习。

指导教师介绍:漆舒汉,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博士生导师,鹏城实验室双聘研究学者,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会员,YOCSEF(深圳)主席, CCF-多媒体专委会执行委员。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指导本科生国创项目“虚拟化学实验室”获得了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战略专项重点项目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首个)。总共指导本科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励14项,累积在全国级别的学科竞赛中获奖32人次,包括IEEE DCASE 异常声音事件检测国际第一名;"挑战杯"揭榜挂帅国赛二等奖;"挑战杯"广东省金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工信部仿真应用创新大赛获全国二等奖。获得2015-2024中国高校创新创业联盟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优秀成果二等奖,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指导教师,均为所在校区唯一获奖人。所指导多位学生在毕业之后创业,进行科技成果孵化,指导学生在国际著名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SIGIR, AAAI, ACL, TMM,TNNLS等国际一流会议和期刊。目前的研究领域是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多媒体信息处理、机器博弈,强化学习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