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交流  > 正文
INSUN校友2025人工智能技术产研交流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8-04 09:12 浏览:[]

2025年7月26日,INSUN校友2025人工智能技术产研交流会在北京成功举办。INSUN团队学术带头人、语句级拼音输入技术发明者王晓龙教授,4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参加了本次交流会。参会代表来自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多个行业和高校,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百度、新浪微博、360、小米、猫眼、DELLEMC、Shopline、Goto和BIGO等知名互联网公司、IT企业和电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建设银行等重要国企;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北京火神永创、青丘片场、北京盛商科技等创业公司。

会议上午为主题演讲,由北京火神永创总经理赵健博士主持;下午为圆桌讨论,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哈深资产董事长王轩教授主持。本次会议由北京火神永创公司、哈工大本部哈工大智能技术与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室、哈工大(深圳)智能计算研究中心、哈工大(深圳)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哈工大决策智能研究所、广东省安全智能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承办。


182FD


会议开始,王轩教授致辞。在致辞中,他首先感谢了各位校友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然后讲述了哈工大INSUN团队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主要成果,谈及了很多有趣的人和事儿,哈工大王晓龙老师创建的INSUN团队是个有着优良传统和基因的团队,时间跨度长,成果丰硕,人才辈出,俊采星驰。他说在新的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变革浪潮中,更需要大家不断添柴加火,继往开来,于人于己于家于国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介绍了本次人工智能技术产研交流的筹办过程,对会议的组织和承办者表示感谢,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前景、问题和解决方案,更好地促进人工智能领域产研结合,使校友们在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中双向发力,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

王晓龙教授作了题为《智能时序决策的研究与实践》报告。报告指出汉字输入技术、博弈问题、语言模型和智能证券投资都可以归纳成不同复杂度的时序决策问题。针对智能证券投资,王晓龙教授从哲学和科学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对立统一规律和理性投资的重要性。在趋势投资、价值投资和博弈投资三大投资逻辑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天4S”理性投资方法和五维实操模型。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专著“智能证券投资学”、海知理财教学实训平台以及某基金的示范应用。


75EAE


来自新浪微博的杨忠伟校友做了题为《AIGC应用平台经验分享》的报告。报告首先提出了基于大模型的AIGC应用平台整体架构及核心功能;接着阐述了平台的数据安全能力、多级知识库和多轮问答引擎能力;最后以视频搬运和特定视频识别为例,展示了平台的应用效果。

下午的圆桌讨论中,多位校友分享了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成果和经验。

来自创业公司“青丘片场”的王强校友分享了其团队在文生视频、图生视频、视频到视频的技术进展和应用场景,指出近年来视频生成能力在加速提升,创业公司要不断调整定位,快速利用基座模型解决特定用户需求。来自阿里巴巴的张雨校友分享了目前大模型在推荐系统中的应用进展和效果,指出大模型可以在用户行为语义建模方面发挥作用,取得比传统推荐方法更好的效果。来自中国联通的罗克刚校友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来自百度的孙珂校友分享了其多年的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经验,指出数据标注和线上数据分析是解决研究问题和发现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来自友邦保险的遇惠君校友分享了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医疗系统中目前存在的就医错位问题的经验和应用前景,希望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患者提供正确的就医指南。

来自校本部的刘秉权老师介绍了智能技术与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室在大模型和智能体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人才培养情况;来自深圳校区的陈清财老师介绍了智能计算研究中心利用大模型在金融领域和医疗领域取得的成果;二位老师均表示希望与各位校友加强合作,共同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议的最后,王晓龙教授做了题为“我在工大四十年”的压轴报告。王晓龙教授197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尔滨电工学院电子信息系。大学毕业后,他继续深造,在天津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硕士期间就选取了当时最具挑战的中文信息输入作为自己的硕士论文课题。硕士毕业后,王晓龙教授被分配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作,从1984年一直工作到2024年,整整40年,历经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按工作地点划分,前20年他主要在哈尔滨本部工作,后20年他主要在深圳负责深圳校区计算学科的筹备和建设。王晓龙教授总结了他40年工作主要做的三件事:语句级拼音输入法、自然语言问答、智能证券投资。语句级拼音输入法是他的成名作,解决了中文汉字的输入问题,助力中文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成果在1995年授权给微软公司。王晓龙教授团队是国内最早开展自然语言问答的研究团队之一,在2005年就牵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问答式信息检索的理论与方法研究”。2007年开始,王晓龙教授开始从事智能证券投资相关研究,目前已经出版专著《智能证券投资学》;开设了智能证券投资课,其在线版本曾获得“学习强国”平台的重点推荐;开发了智能证券投资实训平台,已在多所高校得到应用;成立一支私募基金,通过实践检验投资理论,并取得了显著收益。王晓龙教授在报告最后感恩自己生活在国家快速发展的时代,感谢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感谢哈工大的培养,感谢团队老师、学生、同事的支持。同时也表示自己要活到老,学到老,科研到老,不断回报社会。

这个报告让校友们在敬佩王晓龙教授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他对科研的坚持和热爱、谦虚的品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为自己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学到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



哈工大INSUN团队是国内较早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的团队之一,包括校本部智能计算与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室、深圳校区智能计算研究中心和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是哈工大自然语言处理研究所和智能决策研究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有广东省安全智能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决策智能重点实验室、哈工大平安粤港澳智慧金融联合研究中心、哈工大图灵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代表性成果包括语句级输入技术、智能自动问答系统、非完全信息智能博弈系统和智能投顾系统等,其中语句级输入技术分别授权给微软、佳能和三星等。自1994年以来,已培养150多位博士和1500多名硕士。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