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现面向全国招收2025年计算机相关领域硕士研究生24-30名,博士研究生13-18名,博士后5名。
招生方向:人工智能、信息安全、高性能计算、量子信息
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简介
中心成立于2009年,是校区成立最早的研究中心之一,主任为王轩教授。中心现有全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5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4人,助理研究员1人,博士生导师10人。自成立以来已培养博士后5名,博士研究生25名,硕士研究生566名。
研究中心针对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多媒体信息处理、量子计算、智能博弈决策等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心承担包括国家实验室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国家863(重点)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广东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及来自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课题百余项。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发明专利180余项,软件著作权15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46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300余篇。
研究中心现建有“广东省决策智能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安全智能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哈工大-理光联合实验室”,“哈工大(深圳)-平安科技粤港澳智慧金融研究中心”,“哈工大(深圳)-量旋科技量子信息研究中心”,“深圳市互联网多媒体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市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深圳市网络信息处理公共平台”,与中兴合作的“哈工大-中兴新互联网技术研究中心”,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的“语言语音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深圳)”,与腾讯合作的“哈工大-腾讯联合实验室”,以及与香港大学合作的“信息安全-生物信息联合实验室”。
研究中心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推动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与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和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英国萨莉亚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日本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新加坡国立大学(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香港科技大学(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英国斯旺西大学(Swansea University)等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研究中心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科前沿,针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计算机科学与软件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取得了国际一流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创新成果。
中心核心优势:
l 【聚焦前沿课题】聚焦人工智能、网络安全、高性能计算、量子信息等国家战略领域,提供丰富的参与国家级及省市级重点科研项目、校企联合实验室(腾讯/华为/平安/理光/南大通用等)课题的科研机会;
l 【就业竞争力保障】毕业生就职于国内外知名企事业单位,包括华为、腾讯、阿里、百度、平安、中兴等知名领军企业,可为学生推荐名企实习就业,提供职业规划指导;
l 【优厚奖助体系】本中心硕博研究生待遇优渥,奖助体系涵盖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级奖学金、实验室科研津贴等多个方面。科研成果突出者可获得额外的科研奖励。
¡ 硕士研究生:
国家助学金:9000元/年
学业奖学金:6000元至20000元/年(根据评奖等级)
导师科研补助:10000元至25000元/年(根据导师评级)
¡ 博士研究生:
助学金+导师助研津贴+学业奖学金:60000元/年
导师科研补助:20000元至50000元/年(根据导师评级)
¡ 额外奖励:
中心年度评审:评定个人贡献奖、团体贡献奖等荣誉,奖金1000元至5000元。
l 【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常态化全额资助学生参加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
l 【活力校园生态】中心定期组织师生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等体育活动,春游、秋游等户外活动,以及元旦晚会等文娱活动,注重科研与健康生活平衡,打造多元化学习生态。
部分重点在研项目:
量子信息: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中的容错关键技术和量子算法研究
承担深圳市稳定支持和深圳市基础研究的重点项目研究,围绕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中的容错关键技术和高效量子算法,开展高性能量子纠错编码和译码、量子算法的噪声敏感性、分布式变分量子算法等研究。
博弈+超算:超大规模AI算力驱动的非完全信息博弈决策关键技术
依托鹏城国家实验室"云脑II"超算平台,研制了非完全信息博弈决策的不确定性量化度量方法、面向动态多方博弈的博弈理论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自适应均衡求解方法、面向复杂非完全信息博弈决策的超大规模高性能计算方法,建立“鹏城云脑II”的博弈决策技术平台。“整体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不确定性量化与超大规模计算方法国际领先。”
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基于大规模复杂博弈决策的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
聚焦复杂场景智能决策,突破模糊态势理解、多方均衡博弈、群体自主协同等核心技术,实现百个智能体对抗仿真每小时推演训练20万次,具备感知-认知-决策智能算法库及泛化性强的场景构建。入选装备发展部"慧眼行动",获4项国家级重大项目支持。
金融经济风险预警与辅助决策:多层次金融风险智能预警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研究多源异构金融风险感知、混频自适应建模、风险传导推演与干预策略求解方法,构建大数据图谱-推演仿真-应用中台三位一体金融智能风控平台,实现宏观-中观-微观多层级金融风险预警及干预推演。获202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已落地超100个场景。
高性能计算:大规模分布式训练系统研究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海外)项目、深圳市重大科技攻关课题以及华为技术合作项目资助。相关成果发表于如ASPLOS、EuroSys、INFOCOM等计算机系统或网络国际顶会,并获得过INFOCOM 2021最佳论文奖。成功应用于超大规模2048块GPU的集群,在百万级图片识别训练任务的训练时间上创造了最快的世界纪录。
生物信息学:基于人工智能的生物信息学与合成生物学相关问题研究
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项目和课题,基于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算法进行了蛋白质功能、重大疾病相关的药物靶点、单细胞和空间转录组数据等研究。
隐私保护计算:基于安全多方计算、全同态加密等密码学原语研究隐私保护前提下的安全计算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分布式学习中的数据安全基础理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多用户隐私保护机器学习的快速多密钥全同态加密算法研究”、深圳市重大科技专项“基于密态协同计算的全过程跨域数据共享平台”和“隐私计算关键技术研究及多业态场景应用”等项目,设计并使用密码学工具在安全协议层次构建隐私计算协议,从而实现多个数据拥有方在相互保护隐私的前提下的协同计算任务
中心自研HAIOS算力平台介绍
HAIOS算力平台是一个统一的科学领域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生物计算、自动驾驶等)实验平台以及计算资源(CPU、GPU、内存、存储)管理的平台。
HAIOS可以实现物理计算资源(CPU、GPU、内存、存储)的统一管理与监控,实现基础资源即服务(IaaS),快速开展科学实验。HAIOS面向科学计算集群,提供从数据上传、资源申请、环境管理、结果持久化的全流程实验服务,支持多种基础科研软件和框架,如常见的AI软件(PyTorch、TensorFlow等)和科学计算软件(如Matlab)。HAIOS能够快速生成科学计算环境并匹配计算资源,全面管理科学任务,为高校和研究所的科研用户提供高效易用的平台;对计算集群的CPU、GPU和内存等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调度及监控,有效的提高计算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率。
目前,HAIOS高效管理超过20PB的AI算力。2024年服务高校师生100+人,覆盖哈工大深圳、南方科技大学、中山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多个高校,服务GPU卡时11万+,科研任务数4000+,支撑论文发表超过40篇。
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教师团队介绍
王轩教授简介
王轩,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工大决策智能研究所所长、哈工大(深圳)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主任,鹏城国家实验室研究员&AI赋能重大项目负责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常务理事/组织工委会副主任/青工委名誉主任/杰出会员,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监事长,深圳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联盟理事长,广东省安全智能新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决策智能重点实验室主任,平安-哈工大粤港澳智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理光-哈工大联合实验室主任。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CF)YOCSEF AC、CCF深圳主席、CCF YOCSEF深圳主席、哈工大计算学部副主任、哈工大深圳计算机学院院长(2006-2022),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和网络空间安全,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国家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以及来自华为、中兴、微软、平安、华润等企业项目百余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黑龙江省发明一等奖、国家教育部二等奖、深圳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SCI/EI检索)300余篇,专著三部。在人工智能的智能人机交互方向,是微软拼音(Microsoft PY)主要发明人之一,提出的最少元素中文语句级智能输入技术是远东地区信息处理的首创性解决方案,分别授权给美国微软、日本佳能等,用户数以亿计。在人工智能博弈决策方向,具有超过20年的研究积累,在非完全信息博弈决策的建模理论、信息度量、策略求解等方面具有开创性贡献,其研究成果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安全、量子容错、微小型仿生飞行器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作为鹏城国家实验室AI赋能重大项目负责人,积极致力于推进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健康和智慧金融等方向的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个人主页:https://faculty.hitsz.edu.cn/wangxuan

2025年硕士招收名额:3-4人;博士招收名额:2-3人,博士后:3人
联系邮箱:wangxuan@cs.hitsz.edu.cn
蒋琳教授简介
香港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密码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密码学会教育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密码算法专委会委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安全专委会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大数据安全与隐私计算专委会常委,中国电子学会网络空间安全专委会委员,香港资讯保安及法证公会(ISFS)专家会员;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论坛深圳分论坛AC委员,深圳市商用密码行业协会专委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市级2项,参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3项。CCF推荐A/B类15篇,JCR1/2区25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出版专著3部。
个人主页:https://faculty.hitsz.edu.cn/jianglin

2025年硕士招收名额:3-4人;博士招收名额:1-2人
联系邮箱:zoeljiang@hit.edu.cn
张加佳研究员简介
张加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决策智能研究所所长助理,深圳校区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所副所长、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决策智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客座教授,中国船舶集团防务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数字金融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博弈专委会常务委员,哈工大(深圳)-平安科技粤港澳智慧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致力于计算机博弈决策、多智能体群体智能、经济金融决策方向的研究工作。国防领域主持国防基础科研重大项目1项,国防重点工程项目1项(项目负责人),装发慧眼行动项目1项(项目负责人),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项目1项(课题负责人)。主持与中航集团、中船集团、中电科集团、航天科技集团、军事科学院、国防科大等军工集团、院校签订合作协议8项。经济金融决策领域成果已落地100+业务场景,年均调用量超过3亿。主持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1项(课题负责人),深圳市重大专项1项(课题负责人)。
个人主页:https://faculty.hitsz.edu.cn/zhangjiajia

2025年硕士招收名额:3人;博士招收名额:2-3人
联系邮箱:zhangjiajia@hit.edu.cn
施少怀教授简介
施少怀,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22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鹏城孔雀计划”特聘岗位B档。2020年在香港浸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20-2022年在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任研究助理教授。研究兴趣为机器学习系统和高性能计算,在相关领域共发表文章40余篇,包括TPDS、ASPLOS、EuroSys、INFOCOM、ICLR、MLSys等顶刊或顶会论文。2篇论文分别获得国际会议IEEE DataCom 2018和IEEE INFOCOM 2021最佳论文奖;总谷歌学术引用3000余次,H-index为27。入选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荣获2024年华为“昇腾科研创新卓越贡献者”奖项。同时担任多个学术服务,包括国际智联网络系统学会理事、IEEE/ACM IWQoS 2024 Poster共同主席、ACM MobiSys 2021研讨会 EMDL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等。主持多项国家级、市级和华为合作项目。
个人主页:https://faculty.hitsz.edu.cn/shishaohuai

2025年硕士招收名额:3人;博士招收名额:2-3人;博士后:2人
联系邮箱:shaohuais@hit.edu.cn
李君一教授简介
李君一,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北京大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生物信息学以及计算生物学的理论、算法和分析技术,尤其专注生物医学大数据的挖掘。研究基于人工智能从大数据水平、系统层面来揭示特定生物学过程和重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在此方向发表了50多篇国际期刊和会议文章,主持参与了多项研究项目。
个人主页:https://faculty.hitsz.edu.cn/lijunyi

2025年硕士招收名额:2-3人;博士招收名额:1-2人
联系邮箱:lijunyi@hit.edu.cn
漆舒汉教授简介
漆舒汉,教授,博士生导师,鹏城实验室双聘研究学者,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会员,YOCSEF(深圳)候任主席, CCF-多媒体专委会执行委员。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腾讯优图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在国际著名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SIGIR,ICME,TMM,TNNLS等国际一流会议和期刊。与此同时,还是多个著名国际会议及期刊的委员及评委,其中包括IEEE TMM,IEEE TNNLS,IEEE TKDE,IJCAI等国际一流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当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共2项,中央军委重点项目3项。
个人主页:https://faculty.hitsz.edu.cn/qishuhan

2025年硕士招收名额:2人;博士招收名额:1人
联系邮箱:shuhanqi@cs.hitsz.edu.cn
唐琳琳副教授简介
唐琳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ACM高级会员、CFF会员;深圳市高层次人才, 主持国家、省市级及横向项目15项;参与国家省、部、市级项目10余项;多个SCI、EI期刊特邀审稿人;发表论文80余篇、专著2部、授权专利11项、国际发明展奖2项。校ACM竞赛队教练组组长,带领队伍获得国家级金、银奖近百项(ICPC、CCPC)。主要研究在图像图形处理、信息安全等领域。2018年以来担任校区ACM竞赛队负责人,带领队伍获得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CCPC)一等奖30余项;二三等奖百余项。目前研究领域为:3D重建、识别、形状生成;信息安全、AI安全。共培养全日制硕士32人,在读5人;工作去向:腾讯、米哈游、字节、华为、美团等;1人继续读博;2人校级优秀。
个人主页:https://faculty.hitsz.edu.cn/tanglinlin

2025年硕士招收名额:2人
联系邮箱:lltang@hit.edu.cn
陈斌副教授简介
陈斌,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工大”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鹏城孔雀计划”特聘岗位。202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信息论与编码理论、多媒体压缩与检索、人工智能安全与隐私等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人工智能/信息论/通信顶级期刊如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TPAMI),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TI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IJCV),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TCOM), Designs, Codes and Cryptography (DCC)和ICLR/NeurIPS/CVPR/ICCV/ECCV/MM/AAAI/IJCAI/WWW/DAC/INFOCOM/ISIT/ICC等相关领域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并担任多个顶级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
个人主页:https://faculty.hitsz.edu.cn/BinChen

2025年硕士招收名额:2-3人;博士招收名额:1-2人
联系邮箱:chenbin2021@hit.edu.cn
吴宇琳副教授简介
吴宇琳,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工大”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鹏城孔雀计划特聘岗位,深圳市“高精尖缺”人才。担任深圳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哈工大(深圳)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所、哈工大(深圳)-平安科技粤港澳智慧金融研究中心、哈工大(深圳)-香港大学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主任助理。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安全,隐私计算,智能博弈决策。曾在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国际密码学专家、IEEE Fellow Willy Susilo教授课题组访问研究两年。已在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Dependable and Secure Computing, IEEE/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 Information Sciences等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专著1部;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授权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等,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鹏城国家实验室AI赋能重大项目、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家网信办互联网应急中心、华润集团、奇安信、中国航空工业信息中心、中电长城、中国平安、奇虎360等知名企业。指导研究生团队获2024年第15届世界自动化谈判智能体竞赛世界第二、国内第一,2023年全国青年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会创新组一等奖;指导本科生团队获2023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国家二等奖,2024年第十四届“挑战杯 ”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级铜奖。个人获2022年度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24年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大会教学案例大赛特等奖,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校企合作贡献奖。
个人主页:https://faculty.hitsz.edu.cn/wuyulin

2025年硕士招收名额:2-3人;博士招收名额:1-2人
联系邮箱:yulinwu@cs.hitsz.edu.cn
王强副教授简介
王强,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鹏城孔雀计划C档特聘岗位。2014年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20年于香港浸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期间获香港政府奖学金HKPFS资助。研究方向包括高性能计算、节能计算以及分布式机器学习,长期致力于面向异构计算平台(尤其是GPU)的性能以及能效优化的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超过40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发表CCF-A/清华推荐A类会议/期刊12篇,包括TPDS,EuroSys,IPDPS,IWQoS,INFOCOM,ICML,AAAI,CVPR,ECCV等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谷歌学术引用超过1900次。以项目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深圳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基金等项目,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深圳市重大技术攻关孔雀团队计划以及世界500强企业产学研项目。
个人主页:https://faculty.hitsz.edu.cn/wangqiang

2025年硕士招收名额:2人;博士招收名额:2人
联系邮箱:qiang.wang@hit.edu.cn
王兆国助理研究员简介
王兆国,博士,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鹏城孔雀计划”特聘岗位,IEEE/ACM/CCF会员。现任深圳计算机学会网络安全专委会秘书长、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特聘顾问。研究方向为网络空间安全和具身智能,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主持/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 242信息安全计划、国家电网科技项目等课题二十余项。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移动、平安科技、华为、奇安信、华润集团等开展了广泛合作,担任哈工大(深圳)-奇安信数据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哈工大(深圳)-信飞合创数据合规实验室主任;哈工大(深圳)-平安科技粤港澳智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个人主页:https://faculty.hitsz.edu.cn/wangzhaoguo

2025年硕士招收名额:2人;博士招收名额:1人(协助指导)
联系邮箱:wangzhaoguo@hit.edu.cn
招生条件
硕士招生条件:
符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资格(含推免及统考)。具体要求信息请查看校研究生招生网。
网址:https://yzb.hitsz.edu.cn/zs
博士招生条件:
计算机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成绩优秀,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英文读写能力良好,诚实可信,学风严谨,责任心强,踏实肯干,善于团队合作,在本专业发表过高水平论文或获得专业竞赛奖励或有较强代码能力者优先录取。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学生需满足以下要求:1、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即将获得硕士学位。2、本、硕均应毕业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重要科研院所。3、经学院考核通过。具体要求信息请查看校博士招生网。
网址:https://yzb.hitsz.edu.cn/yzs_common/zslx/index?bs=15&lx=15
申请材料及联系方式
申请材料:
个人简历(含教育背景、科研成果、获奖经历、本科/硕士成绩单及排名、研究计划等)
投递邮箱:
请有意向的同学将个人简历材料发送至shaohuais@hit.edu.cn并抄送给意向导师的邮箱,符合条件者将组织面试。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期待你的加入!更多资讯请查看中心公众号及官网:
中心公众号:HITSZ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

中心官网:http://carc.hitsz.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