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交流  > 正文
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学生参加暨南大学信息安全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17-06-12 20:03 浏览:[]

201766日,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安全组学生孙文礼和吴大龙前往暨南大学,参加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组织的杨义先教授关于信息安全的学术报告会。

杨义先老师是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信息安全”)带头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主任、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密码学会理事长。

首先,杨义先教授介绍了他自己编写的两本书:《安全简史》和《安全通论》。而这两本书都是“外行不觉深,内行不觉浅”,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安全,重塑大家的安全观。另外杨老师主要是按照《安全简史》中的章节顺序来组织本次报告。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和老师们了解《安全通论》,杨老师以军事领域中的《孙子兵法》,医学领域中的《黄帝内经》,经济学领域中的《国富论》,生物学领域中的《进化论》等,来类比说明《安全通论》的目的和意义。

接下来,杨老师以“大数据造福,曝隐私遭灾”为题目做了关于大数据隐私的报告,在报告中杨老师指出人类在享受大数据福利的同时也在时刻提供着自己的大数据,并且以垃圾的回收和处理来类比大数据。通过工作原理、原料结构、利润率等来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从而也更加形象地帮助同学们理解大数据。然后杨老师又给出了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匿名,并详细地介绍了几种匿名技术。

紧接着,杨老师又以“牵着区块链,却道没看见”为题目做了关于区块链的报告。首先杨老师以前不久爆发的“WannaCry”勒索病毒为引子,来抛砖引玉地介绍比特币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区块链。然后杨老师以“白条”、“饭票”、“齿贝”等来说明什么是“真钱”,并引出了黄金这个理想的“真钱”,以及能够近乎达到“真钱”标准的“比特币”。接下来,杨老师以“家谱”来深入浅出地解释比特币中的核心技术“区块链”,并通过六条标准来逐一对比“家谱”和“区块链”之间的异同,从而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区块链。

最后,由于时间的关系杨老师就简明扼要地解释了《安全简史》中其他章节的内容。并呼吁不管是之前不懂信息安全人的还是已经是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都可以读一下《安全简史》和《安全通论》,并且大家读完后肯定会对安全有一个新的认识。杨老师对本次报告进行了一个总结,然后在同学们的积极提问和杨老师的耐心回答中结束了本次报告。

通过本次参加杨老师的学术报告会,我们明白了安全是以计算机病毒等危害来推进前行的。而相应的一些安全技术也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另外,杨老师也提到中国的安全管理这块发展的还不是特别好,之前也没有被重视起来,造成了大家现在针对不同的平台或产品需要记很多不同的密钥,这样比较麻烦而且也不方便使用。因此大家在做项目时,需要先做好安全管理的工作。其次,我们还学习到了如何组织自己的逻辑和语言来做一个比较精彩的学术报告。只有对自己要报告的内容非常熟悉和了解,才能举非常生动形象的例子来帮助听众进行理解,才能使演讲更加地连贯和清晰。最后,我们发现杨老师对《安全简史》中的每一个章节都改编了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诗或词来进行总结,而这也体现了杨老师高深的文学功底。因此我们理工科的同学在平时也需要注重文学的阅读和积累,这一方面陶冶了情操,另一方面也开拓了大家的视野。

 

杨老师在介绍《安全简史》

杨老师在介绍区块链

热文排行
推荐阅读